目前的液相选择性氧化制备与环己醇工艺主要存在下述三个问题:
(1)、气液之间的质量传递效果不理想。
环已烷氧化反应属于气液非均相反应过程,以液相作为连续相,要充分实现气液之间的接触与混合,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气相以气泡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的液相中,实现相间的充分接触。传统的分散过程主要通过设备内部分布器、喷嘴和搅拌桨等结构来实现,得到的气泡直径较大,气液间的混合效果较差。
(2)、转化率很低。
由于环已烷的氧化产物环己醇和比更容易被氧化,因此该反应存在过度氧化的问题。为了保证生成环己醇与的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不得不维持较低的转化率,造成了原料与产物分离后大量循环,导致能耗与操作费用较大,有时还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安全性控制难度大。
氧化制KA油生产过程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是安全,典型的危险来源是分布器中的火焰接触大量泄露的髙温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氛(代表性事件为1974年Flixborough爆炸事件)。此外,对于放热反应还需要避免热点引起的温度飞升,反应失控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无机盐行业由于产品繁多、厂点分散,目前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率整体偏低。无机盐企业也在考虑搬迁入园,但目前却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中国化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缺乏适合无机盐企业的特色园区,是造成无机盐企业入园率低的重要原因,行业亟须建立专业化特色化园区。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王孝峰表示,大多数无机盐企业和矿山是紧密结合的,他们以无机矿、非金属矿等为资源,背靠矿山发展企业,山上采矿山下生产,因此在发展上来看具有较大局限性。
王孝峰认为,在化工园区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无机盐企业如果舍弃矿源搬迁入园,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成本上升的问题。“无机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矿山,如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锶等,如果强行入园,企业要不断从矿山拉原料到工厂进行生产。同时,由于无机盐的生产还会产生大量废渣,一般的园区难以进行处理,企业还要再将废渣从园区拉回矿山进行回填。由于运输成本的提高,会令企业造成大量的人员、资金浪费。”王孝峰说。
不过,王孝峰还指出,对于一些危险的无机物,如铬盐、、保险粉等,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复杂,而且和资源联系相对不紧密。这类企业可以考虑进入有能力承接的化工园区。